北京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其他生活服务 > 对于耳鸣迷茫的人是怎么看待的
北京
[切换城市]

对于耳鸣迷茫的人是怎么看待的

更新时间:2019-08-10 10:17:58 浏览次数:40次
区域: 北京 > 海淀 > 清河
  耳鸣现象在生活中属较为常见的,很多人都曾有过这一,不过多数都是生理性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当经常出现耳鸣这一现象时一定要及时重视起来。

    当发现自己患上耳鸣,多数人的想法往往是先考虑:自己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回去好好睡一觉;昨天熬夜太晚了,今天抽个时间好好睡一觉等等,很少有人将耳鸣放在心里重视,直到它开始影响到生活才开始重视。

  对多数医者来说,耳鸣耳聋‘看不清,摸不透,无从下手’,病机复杂,病因繁多成为耳鸣耳聋的代名词,能够将耳鸣耳聋研究透彻的大夫很少,当面对一个病因不同病机不明的耳鸣耳聋患者时,束手无策或试探性便成为常态。

  1.正常人有耳鸣吗?

  正常人也会有耳鸣,这称为生理性耳鸣。比如用手捂住耳朵、或者侧卧位耳朵接触枕头时,就能听到耳朵里嗡嗡响声。一撒手或一翻身,耳鸣就没有了。再比如,当我们走进一间密封很好的隔音室或消音室内,几乎每个人,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耳内都会感到有嗡嗡声。这种生理性耳鸣是由于去除或隔绝外界噪声后,耳内或耳旁组织的血流声或组织本身产生的声音被听到。生理性耳鸣一般在听阈以下,正常情况下听不到,而且持续时间短。

    2.耳鸣会遗传吗?

    如果耳鸣是由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则会遗传。如果不是由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耳鸣,则不会遗传。微信:tcm3387

  3.长期、严重耳鸣是绝症吗?

  耳鸣不是绝症!一般的耳鸣,虽然可以持续响几月、几年甚至几十年,但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单从时间来说,耳鸣时间越长,说明危险性越小。如果突然耳鸣,或短期内发生的耳鸣,则要到正规医院查查原因。如果是严重的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耳鸣,则要积极原发病。

  4.耳鸣与耳聋有什么关系?

    传统的观点认为耳鸣患者常常有耳聋,耳鸣预示着将要耳聋。耳鸣是耳聋的先兆。耳鸣与耳聋的病因基本相同,病变部位也基本一致,耳鸣的频率(音调)常与听力损失的频率相似,因此,耳鸣与耳聋的用药大体相同。新研究证实耳鸣和耳聋并无确切的相关性。

  5.耳鸣都需要看耳鼻喉科医生?

  为了排除一些恶性重大脑部疾病的可能,建议耳鸣者先去做个脑CT。因为很多耳鸣其实不是耳朵出了问题,而是其他疾病的先兆,如脑肿瘤、脑卒中等。排除了躯体疾病后再考虑其他原因。比如在有焦虑和抑郁倾向的人群中,耳鸣常十分严重。情绪不稳会导致耳鸣,反之,持续的耳鸣又会加重情绪不稳。这类患者需要调整心情,放松心态,换个环境,全面休息,可能就会有所缓解。

  6.中耳炎术后为何仍然耳鸣?

    在临床上对于慢性中耳炎长期不愈或者反复发作者,建议手术。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中耳的病变,重建听力,但是并不能使损伤的听神经恢复正常。中耳炎术后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是耳鸣依旧可能会存在。耳鸣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无法用仪器进行客观的衡量。同时,耳鸣发生的原因多样,它有可能还会受到患者心理以及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中耳炎的手术后并不能完全根除耳鸣的。

  耳鸣--情绪不良是一个恶性循环。

  通常说:在工作压力大、睡眠少、应酬多和情绪不稳定的人群中容易出现耳鸣,在有焦虑和抑郁倾向的人群中耳鸣常常十分严重。

  情绪不稳会加重耳鸣,反过来,持续不断的耳鸣又会加重心情烦躁,引起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于是耳鸣--情绪不良-耳鸣形成一个解不开的环,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即当耳朵里响声存在的时候,越是去想它,越是去注意听,反而觉得声音更大了,使得耳鸣变得“越想越响”。

  教你如何预防耳鸣耳聋?

  1.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乐观,注意劳逸结合,负面情绪过度如悲伤、愤怒、焦虑、抑郁等情况都会增加耳鸣耳聋的出现机率,因此要注意保持平淡从容的心态。

  2.不要经常出入噪音极高的地方,戴耳机的时间也要控制一些。因为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众多年轻人喜欢去KTV等场所释放压力,但因为这些场所的声音往往会在无声无息中伤到耳朵,因此建议不要经常出入这些地方。

    3.戒烟戒酒,饮食均衡,不要经常熬夜。平时要坚持有氧运动,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给小编一个赞,还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和观点。也可以把它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关注小编的本号或者添加免费微信号:tcm3387每天定时更新相关的健康知识。此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北京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1小时前
注册时间:2018年09月21日
UID:527638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