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其他生活服务 > 中国近代银币是如何产生的?
北京
[切换城市]

中国近代银币是如何产生的?

更新时间:2014-07-24 09:19:56 浏览次数:120次
区域: 北京 > 朝阳 > 国贸
①: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左右),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远贩东西二洋。随着沿海贸易的发展,欧美各国携带本国银元与我国进行通商贸易,因此批量外国银元流入我国、并有取代中国银两的趋势。
  ②:到了清代,一度处于闭关锁国,直至道光年间,外国银元的大量输入,套购了我国大量的白银。(因外国银元一般重七钱二分,含银率90%左右,即实含银六钱四分八厘,但银元形式划一,计算和使用方便,民众乐用,故在兑换中国元宝、银锭时可兑到七钱二分甚至八钱。每枚银元导致亏损实银一钱左右,每年损失纯银数百万两)
  ③:1833年(道光十三年)两广总督林则徐曾奏请朝廷自铸银币,被清廷驳回,后私自铸造。
  ④:856年(咸丰六年)上海三家银号用小型机器试铸壹两银币,据说共有四种类型,流通市面后民间称便。
  ⑤:1881年(光绪七年),吴大澂(同“澄”)在吉林设立机器局,用小型机器试铸少量一两制银元。开辟了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之先河。
  ⑥:1887年(光结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外国银元的入侵,多次奏请自铸银元。
  ⑦:1888年(光结十四年)获准建厂,即从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进口造币机器,聘请外国设计师进行设计。
  ⑧: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八月初六正式试铸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四、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记重新型银元一套。后陆续铸造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等成套精美标准银币。
  ⑨:接着湖北、浙江、四川等十几个省市相继设局,均以广东银币模式为准,纷纷开炉铸造,使机铸银元很快普及开来
  转载自 壹品藏收藏网 http://www.m***
北京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20小时前
20小时前
20小时前
20小时前
1天前
注册时间:2014年07月07日
UID:140215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