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其他生活服务 > 砭石的作用 砭石调理病例
北京
[切换城市]

砭石的作用 砭石调理病例

更新时间:2014-02-13 11:30:05 浏览次数:75次
区域: 北京 > 昌平 > 天通苑
  是指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或彻夜不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也可见于各种精神、神经及内科疾病。
  【病因病理】
  (一)生活习惯: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抽烟和睡前饮酒,就寝时间不规律或轮班工作,都会影响睡眠。
  (二)环境因素:声音、光线、气味,床铺太软或太硬,室内温度太高或太低,蚊、蝇或虱的叮咬等,都会干扰睡眠。
  (三)生理因素:过半数的慢性患者为原发性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中出现呼吸困难及间歇性肌肉。其他如关节炎、胸口灼热、月经期、、饥饿、过饱、腹胀、尿频、咳嗽、疼痛及其他不适等。
  (四)心理因素: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引起。
  【砭石】
  以砭石为工具所实施的砭术方法,具有不须口服、不刺破皮肤、不需要介质的特点,并沿用传统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实施砭术时,需隔一层棉织物作用于体表经络部位,手法上则主要是依据经络在体表的循行,遵循先轻后重、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缓后急四大原则,施以压、揉、刮、拍、叩等手法操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血的目的。
  (一)根据病情用加热砭石在患者心俞、肝俞、脾俞或肾俞做温法30分钟。
  (二)用砭石点按百会、风池、肩井各1分钟,刮擦头部5分钟。
  (三)用砭石点按揉擦太冲、太溪、膻中穴位各3分钟。
  (四)用砭石点按印堂1分钟,抹前额10次并沿着眉弓到太阳穴往返10次;按压眼眶周围,点按耳门、听会、翳风穴各1分钟.并揉刮耳前耳后10次。
  【砭石病例】
  (一)患者刘女士惊悸、已两年。现病史:两年来,因生气、思虑过度,多梦少寐,多疑善感。遇事怕惊,心悸,全身发麻,经筋抽动,气短头晕,腹胀。善饥,食后亦感腹中空虚,喜热饮,饮食生冷则易胃病。后项困痛,全身指陷性浮肿,面色芽黄,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砭石调理
  刮法:脊柱两侧夹脊及背俞穴5分钟。
  刺法: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各2分钟。
  擦法:两肋各3分钟。
  感法:佩带砭石佩一枚悬于膻中穴。
 按语:二次砭石调理后,心悸、惊怕及善饥、腹部空虚减轻。腹部不胀,能熟睡。手足及面部浮肿稍减轻。四诊后仅有时夜晚惊怕。五诊后遇事及思考问题已不惊怕,仍头晕。八至十二诊巩固。
  (二)杨阳,17岁,因中考复习功课、学习紧张,至夜眠质量差,经常有动静就醒,而且醒后不能再次熟睡。
  用砭石感法:每晚手握砭块或将砭块放置于头边,接触到头部皮肤。 砭术十六法之感法操作
  按语:经两天用此法,自述,夜梦少、能深入眠,晨起精神好,神智清晰,一周后,自述原均消失,现每日握砭块休息,保持精力旺盛。
  (三)李女士,53岁,家住北京丰台区,主因,多疑善虑,烦躁不安四年余,前来就诊。自述19岁月经初潮,现已闭经6年,之后渐出现心悸不安,头昏健忘,易汗,面烘胀热,经常想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经常怕家人出门遭遇不测。曾多方调理,均按“强迫症”“植物神经紊乱”给予针刺、口服中西对症。但未见明显。
  调理:继续采用前法耳穴砭粒贴敷按压调理法。
  取穴:子宫、内分泌、肾、心、神门、肝为主,缘中、脾、耳背、神经衰弱区,利眠区有红晕、突起、脱屑、紫络等阳性点为辅。
  具体操作同前,经两疗程调理观察后,睡眠增至5小时以上,而且烦躁多虑等顽症也,3个疗程后,睡眠恢复至6小时左右,其它,如面烘热多汗,心烦等也逐渐消失,记忆力明显恢复,舌脉体态,自然平和如常人。
  (四)赵先生两年来因受凉,思虑过度即出现,夜间熟睡时,闻到稍大声音即惊醒,伴有心悸气短,健忘,神疲体倦,时而饮食减少等,面色少华,舌淡苔黄,脉细弱。
  治法:砭石调理
  温压法:用砭砧在心俞、脾俞处施温,压术,用扭法,操作15分钟  
  刮擦法:刮擦前臂内侧各5分钟
  感法:嘱睡眠时将砭板置于前额
  按语:反馈,会诊后气短心悸明显减轻,入睡时间由三、四小时,延长至五六小时,不易惊醒,诊后,其它也基本。 (来源砭萃网)
北京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4小时前
4小时前
4小时前
4小时前
1天前
注册时间:2013年11月07日
UID:98358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