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在繁重的学习和教学气氛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种过度的压力,对于孩子身心的成长却有着非常负面的影响。孩子的一生有他自己要学习的方向和他要体会的经历,作为父母,既不应该、不能够完全的给予、替代,也不能用自己的认为,来将孩子千方百计的“弄成”自己要的样子。很多的事实证明,如果这么做,父母在辛苦的同时,也会让孩子痛苦地失去本有的快乐和孩童时的天真率性。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自信,却并不了解自信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自信?“自”就是自己叫什么;“信”指相信自己说的,“自信”就是自己切实履行了自己说过的话、做出的决定。
而现在的孩子,却往往并不需要做任何的决定。谁在替他们做决定?是父母!父母替孩子选学校,选科系,甚至要为孩子决定将来应该从事哪些行业……
如果在孩子的世界中,每一个决定都是父母替他做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自信?现在孩子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视线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替他做决定,可是总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要离开我们独立的生活——那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耽误孩子的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孩子的成就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结果。回想我们自己小的时候,是不是所有一切都是自己来做的?现在家里有什么事是让孩子来做的?如果人生的决定都是我们替孩子做的,一切都是我们在背后“操纵”,那我们就会越来越有自信,而孩子却会越来越没有信心。
把决定权交回给他,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孩子在年轻时学会如何做决定,那么,以后当他真正遇到了人生中需要自己做决定的时刻,他就会拥有决定的力量。他会说:“我能自己做决定。”
父母总是希望替孩子做他们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他学绑鞋带缺乏必要的耐心,看孩子动作慢吞吞就忍不住要帮他绑。没错,我们绑的鞋带确实又快又漂亮。可是,如果孩子的手脚协调性没有培养好,后就会连鞋带也系不好。这样一来,孩子所有的生活起居就都需要我们来照顾。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造成一生不可弥补的错误。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偷钱”,就会勃然大怒,觉得不可原谅,往往会狠狠地教训孩子。可是请仔细回想:我们每个做家长的,小的时候又有谁没有“拿”或“偷”过别人的东西呢?其实,孩子对于别人的东西只是存在好奇心,并不存在占有欲,所以也谈不上“偷”。只是我们大人用我们的认为和经历来掩盖自己儿时的心态,给孩子贴上了一个不应有的标签——而这个标签却很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父母的担心虽然是合情合理的,但通常却是没有正面作用的。因为总有一天孩子必须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你不忍心看他受苦,一看到孩子跌倒就马上把他扶起来,那么有一天当我们不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受的苦一定不会少——过往那些我们帮助他免遭经历的困苦,他都会遇上。
学校是一个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的地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情况,例如考试不过关、和同学闹情绪、等。这一切的问题,必须要靠他自己去解决。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父母帮他做到,或者要求他做到。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必须做到什么,才认为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好孩子,出于逆反心理,孩子往往会偏偏不如我们所愿。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很多的孩子之所以眷恋网吧、电脑游戏、不愿意回家和父母沟通,就是因为他们在家里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找不到可以沟通的对象,他们觉得只有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才能够全然的放下自我,才能够真正找到理解他的人。
还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世界——包丰源语录
北京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8小时前
8小时前
17小时前
18小时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