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太平鸟,脚踩李宁运动鞋,吃着大白兔,用着百雀羚和相宜本草,看着“上新了 故宫”综艺节目,学习着传统文化遗产手艺……现在的国人生活中处处有着国潮、国货和国粹的身影,有人大呼畅快:“国货终于迎来出头之日”,有人鄙夷“不过是一时之风罢了”,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面对此情景,不禁要探究,国潮国粹究竟是一时海啸,还是像长江黄河一般川流不息?
本文由上书房信息咨询(中国独立第三方调研)和民安智库(脚踏实地的民间智库)联合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消费者研究和社会研究是上书房信息咨询和民安智库长期坚持的优势服务领域,十多年来服务过数百家知名企业及政府、事业单位,为客户提供了科学、精准、详细的专业咨询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国潮国粹的崛起根源:国家实力
回顾历史,中国并非没有文化繁盛,誉满周邦的时刻,唐朝社会经济实力强大,文化先进,“文化圈”现象的形成反映出中国文化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如今,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43669.7亿元,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8.1%。军事实力持续提升,2022年6月17日,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的第三艘航空母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综合国力的增强要求中国为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贡献,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迫在眉睫。
国潮国粹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始终以不可阻挡之势持续推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在“地球村”内日益便捷频繁。大量外来文化潮流引入国内,对国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愈加自信的民族在对外交往时,往往面对文化潮流的影响仅限于中国功夫、熊猫、茶叶等刻板印象的窘境。逐渐意识到单向文化潮流暗含的等级歧视的国人,坐拥着悠久历史沉淀出来的国家文化财富,迫切希望展示中国贯穿古今的国潮国粹创意文化。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总结了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词和特征。国漫、文创、破圈和文化遗产活化等关键词展现了国潮国粹在创新发展方向的努力;数字化转型、高质量文化需求、IP产业和非遗资源价值再生等特征体现了国潮国粹融合今夕的能力自信。
国潮国粹的群众力量:广大市场
国潮、国货和国粹有着广阔的发展市场。近年来,中国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行业的发展信心也稳步提振。来自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文化深度体验需求增加,消费时间不断延长。相比2020年,2021年上半年文化消费时长在3-6小时的比重增加18.6个百分点,6-9小时的比重增加了4个百分点。
国潮国粹的未来:源远而流长
国潮、国货和国粹的走红,不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它根植于日益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有深厚“黑土”滋养;它吸纳多彩民族文化的精神自信,展示着56颗“明珠”之光;而一条条潺潺长流的中国品牌,静静积蓄力量,只为聚集汇入名叫“国潮”的江河;广大的地域,分列其中灿若繁星的城市和生活在此的亿万人民,则是国潮、国货和国粹的无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