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与MOOC起源
自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我国进行普及推广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与网络日益相关,互联网成为人们主要生存的虚拟环境。基于这种背景,人们将惯有的教育搬上网络。
早的远程教育当属函授课程,与线上教育的不同在于函授课程是通过录像进行教学,媒介主要有电视和广播,课程的内容与之后的线上教学相似,所以函授是线上教学的前身。
真正的线上教学开始于2001年的4月4日,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院长查尔斯·韦斯特在招待会上宣布,该校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pen Course ware)正式启动时,随后几年,英美等高校如MIT ,哈佛,英国公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相继开设网络公开课。这一举动影响之深远,甚至波及地球另一端千万中国人的生活。继复旦推出《执拗的低音》,中国正式加入网络公开课行列,并于2003年10月成立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旨在汉化外国课程。
OCW是高校自发开放的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与传统高校网络课程不同的是,OCW不要求付费,不限制外校学生收听,视频播放无权限,而传统课程是付费生在限制人数,如30人课堂内进行的小规模网络视听教育。
鉴于国外高校开发早,课程选择余地大,课程内容丰富有趣,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所以“网易”征得高校版权许可,与各大字幕组合作,创办了“网易公开课”平台,内容包括部分中外高校课程视频,TED讲座录像,可汗学院录像,内容均经过汉化。这种资源共享平台一经开放,视频点击量飙升。与此同时中国高校也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OCW资源共享,但由于宣传力度和制作水平,受众没有网易公开课显著。
国外也有类似情况,高校网站除了师生外很少有社会人士踏足,且公开课的资源提供、整合以及全权制作都是义务非盈利的,长此以往的人力物力没法保障。而受众方面,学生只能通过电脑屏幕“旁观”教授上课,而无法像真正的学生一样融入课堂,进行交流。基于多方考虑,人们开始想创造一个平台,能够汇集整合资源,有专业的运营团队,能让受众成为“参与者”,高校方面希望通过提升公开课普及知识的能力,使其成为赋予知识认可的功能,由此催生出MOOC.
目前MOOC有主要的三大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
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和吴恩达共同创办了Coursera (意为课程的时代),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进行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斯坦福大学前教授、Google X 实验室研究人员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在发现自己所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有来自190 个国家的16 万的学生注册参与后不久,便离开了斯坦福与另外两名同事共同创办了Udacity。2012 年6 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投资创建了Edx, 德克萨斯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后来加入其中。本项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配合校内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广在线教育;另一方面是通过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分析,研究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自此,MOOC发展的风暴席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