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其他教育培训 > “天才”都是神童
北京
[切换城市]

“天才”都是神童

更新时间:2015-04-02 09:46:59 浏览次数:133次
区域: 北京 > 海淀 > 北京大学
  “天才”都是神童

  虽然神童不一定都能成为天才,但天才却似乎无一例外都系神童。这是我对天才进行研究得出的个结论。

  在进行早期教育研究时,虽然我不断地受到“天才从神童开始”的刺激,但我一直不敢相信这个命题的正确。尽管我知道早在20世纪30年代,林传鼎先生对34个历史人物研究后就认为他们的智力在儿童时代都获得了突出的发展;也知道推孟对超常儿童数十年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样的看法;还知道高尔顿的天才出自遗传的学说,但我一直不敢真正相信!

  让我终形成、相信这一观点的,是我在看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着名小提琴家辞典》和《外国着名钢琴家辞典》后。

  由于多年养成看辞典的习惯,这两部辞典在翻看时也没有什么更深的用意,只是随便翻翻。可是当我看到这些着名天才演奏家几乎都是四五岁学琴、七八岁公开演出、十二三岁就已誉满天下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尽管我研究儿童教育已有十多年,尽管我坚信神童出自早期教育,尽管我朦胧中认识到天才可能从神童开始,但还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多天才与神童合二为一的壮观现象,还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具天赋的艺术领域居然同早期教育关系如此密切!

  于是我一鼓作气对这些音乐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群体、犹太天才群体以及各类天才群体进行了颇具工程的分析,分析的结果让我确信那些有大成就者都是神童出身!

  既然天才都是从神童开始,那么人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甚至还将天才与神童对立起来,如××天才小时候是“笨蛋”“傻瓜”等?原来根子不在其他,而在于人们理解、衡量神童的标准有异。

  在阐述人的智力时,我以为斯皮尔曼的双因素论比较直观简洁。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一般因素是指人的全部认识机能共有的能力,也就是基础因素,而特殊因素则是关于特殊机能的能力。

  遗憾的是,斯皮尔曼像我们一般人一样,把基础因素的作用夸大了,认为它是天才与白痴相区别的标志,其实它仅仅是正常与白痴相区别的标志。再加上基础因素也即智商测试的不完善,那些心理学家认为是基础因素的,其实并不是基础因素,这样测试起来就不可能准确。因此科学界认为智商是测试不出天才的,在基础因素的智商测试面前,天才并不是神童。

  但是,如果测试他们在今后发展领域里的特殊智商,和前面基础智商不同的是,他们的特殊智商却是领先的。

  仅以运动领域来说,科马内奇是体操神童,如果让她到篮球场上可能只有到场外捡球的份;刘易斯是短跑神童,如果用国际象棋来测量则可能连初级段位也不能取得;聂卫平是围棋神童,如果以拳击定胜负则只能被打得鼻青脸肿;邓亚萍是乒乓球神童,如果让她跳高也许连一个中学的校队也进入不了……体育运动尚且如此,更何况比这远为复杂的智力领域里了。

  既然天才都是从神童开始的,为什么很多神童尤其是那些大神童终却不能成为天才呢?

  我的回答有两点:其一,这些神童都是基础智商上的神童,他们没有非常偏重爱好方面的特殊智商,这样他们在进入专业领域便无多少优势可言,从而不能成为天才。其二,天才是经过层层淘汰后的结果,非常不易获得。天才之于神童,犹如果实之于花朵,并非所有的神童都能成为天才,正如并非所有的花朵都能结出果实一样。我们看那桃花、那梨花、那杏花绽放时是如何绚烂,可后能结果实的不过百分之一二乃至千分之一二!

  所有的果实都曾是花,所有的天才都曾是神童!

  因此,我同意心理学家柯科斯的话:“成就大的超常人物,在他们的儿童时代,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超常儿童。”

  ……选自《发现母亲》

  喜讯:“全国超常教育” 家长培训班定于2015年5月16-17日在北京开课。中科大少年大学生成才之路资深研究者司有和教授主讲。

  欢迎垂询010-56289809。qq1761882236 樊老师。

  敬请关注公众号:母教中心

  母教中心更多资讯 <http://www。muqinjiaoyu。net/jzkt/jzpx>母教中心网址 www。muqinjiaoyu。net <http://www。muqinjiaoyu。net>电话 010-56289809、18101270865Q Q 1761882236QQ群 239289763、 II群 84155176 、III群 430115203公众号:母教中心
北京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4月28日
注册时间:2015年03月24日
UID:195563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