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其他教育培训 > 孩子被溺爱的危害
北京
[切换城市]

孩子被溺爱的危害

更新时间:2018-12-02 09:50:25 浏览次数:54次
区域: 北京 > 朝阳 > 国贸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这就是溺爱。——孩子被溺爱的危害
  很多父母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孩子被溺爱的危害
  在心理学上溺爱孩子的表现有九种典型。——孩子被溺爱的危害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有很多人贴合体会让他像"小皇帝"一样。
2、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3、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4、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5、包办代替 由于家长的溺爱,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6、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7、剥夺独立   为了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
8、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9、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一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孩子这种唯我独尊、不知感恩的性格,到了青少年时期就越发凸显并且极难矫正。
  济南大千文化正是以有效矫正青少年不良行为为目的,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理论基础,以责任、担当、爱国教育为品德修养教育,以文化课补习为辅助教学。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和谐为基础,塑造健全人格理念,把学员培养成“五会”(会自理、会自立、会学习、会处事、会自知)、“三恩”(即知恩、感恩、报恩)的阳光青少年。坚持零点启迪,以品德教育、理想信念传播为主要教育内容,兼顾学员的暑期学习。通过锻炼,培养学员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自力能力,使学员具备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进步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
  为奠定学员坚实的人生理想基础,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传统道德修养,营地经中国孔子基金会批准,设立了孔子学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仁爱”为魂,以“诚朴、刚毅、乐学”为训,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以培养“文质合一、内外兼修、知行统一”的现代君子为追求目标。学堂设有六艺馆和诵读堂。
  通过创造良好积极的环境氛围,帮助孩子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办公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银座晶都国际
:13356669006 刘老师
北京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4月28日
4月19日
注册时间:2018年11月23日
UID:545422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