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人的活与死不在于肉身,而在于心灵。人都有心灵,但是心灵却由功能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组合而成。在不同的人描述中,它们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意识”和“潜意识”、“醒意识”和“睡意识”、“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浅我”和“深我”、“自主意识”和“非自主意识”、“雄性意识”和“雌性意识”等等,不一而足。以上这些说法,不管源自何处,都表明了人们对心灵二元性的认识。——摘自包丰源老师【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摘自包丰源老师【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所谓“相”,即是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识到的诸事物之表相。“相由心生”,指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相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所谓相由心生,即是阐述了一种超脱的唯心主义哲学。《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是世上景象,不过光影;爱恨情仇,都是妄念。之所以见相,是由于心中有相。如来说勿着相,也就是让弟子们不要为尘世间的幻象所蒙蔽,应当一心求解脱,求大同,求真理。——摘自包丰源老师【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所以佛教讲“无常”,就是没有永远存在的物质体,对于这些能量佛陀把它们分成五组特定的组合,称作“五蕴”。般若心经有一句“照见五蕴皆空”,意指从没有实体存在过,所以这五种组合会同时产生与灭亡。生、灭,形成了灵魂或者自我,也是这些生物体的存在基础。所谓“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物质,受就是感觉,想就是判别,行就是思维活动,识就是意识,共五种。所以心灵、灵魂、本我、潜意识在此本无差别,而佛陀所说的这些观点正是日后“唯识学”所论述的基础原理。——摘自包丰源老师【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
包丰源——心灵道路上的指引者
北京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
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