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列举网 > 生活服务 > 旅游 > 北京法源寺 隔花人远天涯近
北京
[切换城市]

北京法源寺 隔花人远天涯近

更新时间:2016-07-10 17:29:41 浏览次数:86次
区域: 北京 > 西城 > 阜成门
类别:国内旅游
地址:北京市
  北京,南城,那个曾经刀光血影的叫做菜市口的路口,还有它旁边那个有着一段悲凉传说的教子胡同。

  北京法源寺,这个被李敖写进了小说的古刹,就坐落在菜市口西南的教子胡同南口一条更窄小的胡同里。

  法源寺始建于唐,原来叫“悯忠寺”,是太宗始建,直到武周时期才终落成。据说当年的规模宏大,现在的规格,应该是历经数次劫难之后明代重建的样本,而寺宇内的大量修饰,却更是文革之后的了。

  历朝历代官家的灭佛运动,都不如那场浩劫来得残酷而彻底。

  顺着寺院前面的街再往西走,当年还有一座小小的尼姑庵,名字早没人知道了,不单名字,连殿宇也已经湮没成大杂院了。

  那年正在拆迁,我路过那里的时候,看见周围私搭的小房子已经被拆掉,两重明显异于民房的小歇山顶的庙宇露了出来,在一堆瓦砾之中荒凉得如同废墟……

  听胡同里的老人讲过一个无从可考但的确有点凄凉的故事——

  按照惯例,庵只能建在有庙的地方,那个时候,菜市口的位置已经算是城外了,往南就是大片的农村,庵里的尼众不像法源寺等大寺院有自己的庙产和田地,所以生活非常清苦,万不得已的时候,尼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她们养了许多鸽子,白天放出去吃外面田地里的谷物,晚上鸽子飞回来,尼姑们喂它们吃点石灰之类的东西,鸽子就会把白天没有消化掉的谷子吐出来,尼姑们把那些谷子重新洗干净,当作自己的口粮……

  听到这个传说,还是七年前,我住在法源寺的后山墙外的那条小胡同里的时候。

  那年春天,我在紧挨着庙墙的一间小院里住了二个月。

  那段时间非常忙,前半个月,我几乎每天都是星夜着回来,摸着黑走过后街那条昏暗的小胡同,再摸黑走进那个脚下下坑坑洼洼的大杂院,然后倒头就睡了,根本不知道每天一进院子都能看到的那座高高的院墙后面是什么。

  早晨出门的时候,空气里经常有隐隐的轻烟和淡淡的檀香味道。

  菜市口西南边儿,就是牛街,那里可以随口吃到北京地道和讲究的清真小吃,就连胡同里的早点摊儿上的豆腐脑和包子也都味道纯正毫不糊弄。

  夜里,有时候会溜出来坐在泛黄的路灯下的街沿儿吃羊肉串儿,看着如老照片般的四合院萧瑟的屋檐。

  随后,一场肺炎撂倒了我,让我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了。

  凌晨醒来,躺在床上咳嗽的时候,次听见了晨钟的余音。

  原来,法源寺就在这些重重叠叠的屋檐之间。

  而那里的负盛名的,并不是庙宇本身,而是丁香。

  丁香在北京并不少见,但如法源寺这般花开似海的丁香也实属罕见,老北京时还有个特殊而美丽的名字叫做香雪海,旧时曾是京畿的三大花事之一。
详情咨询:www.bjq***
北京旅游相关信息
呼伦贝尔旅游包车
朝阳-团结湖
4月9日 刷新
3月11日
3月6日
3月5日
3月4日
2023-11-02
2023-10-31
2023-10-27
注册时间:2016年05月21日
UID:294933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