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美国杜兰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金融硕士怎么样?听项目推动人胡滨教授怎么说?
作为社科院研究生院-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项目的推动人,如何将中美教育的优势融入同一套课程设置是胡滨教授面对的挑战,但和所有一流的学者一样,他乐于接受任何创新和尝试,哈佛大学一年的访问学者生涯也让他深入了解了美国高校的开放和多元,他仍然记得旁听商学院课程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掌欢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胡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
研究领域:金融法治、金融监管、结构金融(资产证券化)等
学术活动: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等40多项;撰写的多篇要报获得中央领导批示;主编《中国金融监管报告》(蓝皮书)7部;在《法学研究》,《财贸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译著1部。
从事中国高等教育多年,胡滨也深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注重知识体系的中式教育方法亦有其适合国情的价值。况且作为中国综合影响力大的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接地气”,接近并能影响中国决策层的决策,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走向,这是其他高校所不能比拟的。既然社科院要做联合办学,一定是和国际一流的大学强强联手。
通过市场调查胡滨和同事发现,中国高校和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项目虽多,但有一个特点:中方学校往往是一流大学,而外方学校不是。因为如哈佛、耶鲁、剑桥这样的国际一流大学并不愁生源,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在中国推广。杜兰大学虽然在中国不算太知名,但其金融管理硕士专业在全美排名前三,培养出的学生得到过各国际知名机构和公司的认可,在专才教育胜过通用教育、讲究教育实用性和性价比的今天,和杜兰大学在金融管理硕士领域的合作无疑是上佳的选择。
实际上,即使从综合实力来看,杜兰大学在美国也并非泛泛之辈,从1834年成立至今,已经诞生过两名诺贝尔奖得主和五名普利策奖得主,校友中更有一些鼎鼎大名,包括雅虎的联合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壳牌石油前CEO菲利普·卡罗尔(Philip J. Carroll)和脱口秀节目《艾伦秀》的名嘴艾伦·德詹尼丝(Ellen DeGeneres),还有一些默默影响着美国社会,这份名单上有克林顿政府时期众议院议长纽特·金瑞奇,或是美国建筑师协会现任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维(Robert Ivy)。
美国人甚至称杜兰为充满政治性的大学,乔治·布什的第四个儿子尼尔·布什就毕业于杜兰大学,他的弟弟就是充满争议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乔治·布什和比尔·克林顿还应邀在杜兰大学2006年的毕业典礼上致词讲话;克林顿的母亲曾就读于新奥尔良Charity医院的护校,而Charity医院与杜兰大学医学院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独生女艾米·卡特在杜兰大学艺术学院拿到了艺术史的学位。杜兰大学与美国政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社科院的智库作用某种意义上精神相通。
如何将两校的优势在同一个课程中兼容并蓄,是胡滨接收这个项目后首要解决的问题,从2012年得到国家对联合办学的批准到2013年正式招生,社科院研究生院前后用了半年的时间和杜兰大学商议课程设置。胡滨选取了六七位金融教学专家组成团队,杜兰大学也派出了同等规模的专家团队,商议这个硕士培养项目的课程构成。两边的团队都为己方所能提供的课程撰写了极为详尽的英文说明,然后双方各自拿给更多的同事征求意见,同时修改对方的课程方案,然后双方再碰。终定下了12门课,双方各承担一半的教学任务。这一过程也是整个筹备中争论多、难的一部分。整个项目还在努力请到“一行三会”的专家和知名国企CFO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实操性极强的经验,他们本身便是金融业极好的人脉资源。
兼容并蓄
在初的想象中,中国社科院-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项目的主要生源会来自金融业,大概占百分之七十,剩下百分之三十将来自于能源领域,能源金融在当时非常热门,也是社科院的优势方向。但终被录取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有的学生是知名律师,有的学生来自房地产业,还有之前做媒体、学艺术的。甚至已经持有MBA或者EMBA学位的人也来报名,他们觉得之前只是打了个基础,建立了人脉,但在涉及具体的金融工作时仍需补课。杜兰大学方面希望社科院不要限制申请人的学历背景,因为在美国任何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可以申请金融硕士项目。
社科院初怕这些缺乏金融背景的学生能否应对高强度的课程设置,但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这些非金融业的学生往往具备真正的学习动力,他们有的希望能转行,进入金融行业,或者所处的行业经常要和金融打交道,而自己却缺乏相关知识,还有一些正在进行自主创业,为了公司的发展,金融已经成为必须了解的部分。而真正以金融业背景申请的学生,往往需要的是学历或者人脉资源,目的很务实。
“这个学位的对象不是金融业的高端人才,因为它本身只是个硕士项目,而金融业门槛比较高,进入者往往已经具备了硕士学历。所以我们的目标人群是非金融行业的,对金融感兴趣、希望未来能够进入金融行业的人。”胡滨如此向杜兰大学分析。
看中这个项目的学生往往有稳定的职业,并不想因学习和职场脱节。
“美国大学讲究的是开放性,而我们相对封闭,讲究知识的体系性,美国大学非常鼓励学生去听其他系的课,开拓思路和视野。亲身体验过美式案例教学法的胡滨也正在把这种方法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在天的堂课,他不会讲专业内容,而是从人生和学习目标谈起,问学生为什么选择金融,为什么参加这个项目。以及这门硕士课程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这个开场白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三个问题。然后通过一次或两次课,对金融监管和金融法律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剩下多的时间留给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小组讨论终形成PPT,由代表陈述,其他同学负责提问,他负责点评。课程的论文将在此基础上成形。
“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还是以知识灌输型的为主,美国教育强调主动式的学习,但有些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还会有惰性,所以中方式能结合。” 美国大学独特也有价值的部分是案例中的公司创始人会亲自莅临课堂,讲解当时事情发生时公司是如何做出决策的,这些商学院学生将得到手的、也是具实操意义的指导。
看到这么多内容,您是否更了解中国社科院美国杜兰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金融硕士了呢?
在金融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发展至今已有9年,成功举办9期,累计培养毕业生近325人,为国家金融行业培养了一批的专业人才。学生在职学习,学制18个月,毕业后可获得由美国杜兰大学颁发的金融学硕士学位证书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