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刑事风险防控一直以来都是业内老生常谈的热点话题。实践中,个别部门在执法办案中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民营企业自身对内部刑事合规审查,刑事风险防控意识不强普遍存在。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民营企业刑事风险防控重要性。
企业刑事犯罪风险
民营企业相对于国营企业来说,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往往都是身兼数职,抗击风险的能力也明显较弱。一旦被司法机关确定为涉嫌犯罪,特别是如果发生民营企业家本人或者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被羁押的情形,其他人员不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短时间内各项工作难以接手。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陷入困境,发生震荡停摆,严重的会造成破产倒闭。
从社会层面上来看,则可能造成员工批量失业,基本民生失去保障;产业生态链骤然断裂,波及有业务往来的上下游关联企业;资金流通停滞,到期债务或银行贷款短期内甚至无力偿还。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繁荣发展和政府财政税收,乃至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的安定,潜藏着种种意想不到的危机。
党中央高层一度时间以来曾反复强调要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权益,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也多次重申对民营企业家“慎重采取羁押措施”、“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这些指示要求绝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民营企业家这一小群体的个人权益,更多的则是为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积极改善底层群众基本民生。
如何有效防控民营企业刑事风险,依法审慎处理民营企业刑事犯罪,不仅是一个司法公正的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各级部门,包括民营企业界内部正确面对的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特别是司法办案机关的高度重视,大限度地减少引发的次生灾害,降低社会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为代价。打击犯罪是司法机关的法定职责,尽可能保障涉案企业正常运行,维护生产秩序基本稳定,也是司法机关的重要责任。
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如果不能合理防范各类刑事风险,则完全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置身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遇当中,而一旦风险变成现实,则无疑会面临一次灭顶之灾。
民营企业刑事风险防控重要性解读
北京法律咨询相关信息
9月20日
9月5日
9月4日
9月3日
9月2日
8月30日
8月29日
8月26日
8月22日
8月21日